日前,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校举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语言学重点实验室、金沙检测线路js9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联合主办。会议以“智能时代的古文字研究”为主题,来自海内外50余所教学科研单位和文化出版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学校副校长邹芙都,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国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爱军,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孟蓬生出席会议。
邹芙都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以及学校古文字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此次大会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古文字研究的一次前沿实践,金沙检测线路js95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古文字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10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从古文字考释、古文字数据化、古文字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古文字和古汉语研究等方面分享了学术观点。
会议设甲骨金石、简帛、综合三大组展开研讨,每组下设四场分会。与会学者聚焦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献研究,古文字计算机理论,古文献数字化跨媒介传播,语言文字考释,出土文献的数字化与智能传播,少数民族文字语料库建设等方向展开深入交流。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副主任王志平代表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关于古文字基础数据共建共享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