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板
学术看板

全球化视野:外贸货品的易代与中外格局的演变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  文字:吕珊珊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田丽

题 目:全球化视野:外贸货品的易代与中外格局的演变

时 间: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14:30

主讲人:郭卫东

地 点: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302室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主讲人简介:郭卫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23年7月加盟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讲座简介:

历史演进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完整链条。为什么绵延千年的古丝路到了明朝前期后不再?主要原因在于与丝绸同具贴身穿用舒适性棉布的世界性普及。古丝路式微后,“茶叶世纪”来临;西方用什么来交换中国茶叶呢?白银凸显,“茶银之路”由是盛行。为什么在美洲白银产量剧降,多数欧美海上贸易国退出中国市场的严峻情势下,惟有美国和英国能独得其厚?关键在于解决了白银短缺后的替代产品,美国依靠新开发的花旗参、檀木、皮毛等货品输华换购;英国则依赖印度商品来维系中英贸易。为什么在1820年出现了棉花与鸦片的贸易易位?原因在于输华印度棉花受到中国和英国市场的双重制约。鸦片贸易应运而出。为什么鸦片战争的爆发有着某种必然?通过鸦片贸易,英国人实现了白银流向的改变,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问题。清政府实行严厉禁烟乃不得不的选择;而鸦片是当时英国唯一拿的出来进行“交换”的大宗商品(毒品),是中、英、印三角贸易的基石,所以,英国人又不允许中国禁绝鸦片,双方均无回旋余地,战争不可避免。这是一个步步推进的过程,即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书记校长信箱